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建炎四年三月,扬州城的桃花刚谢尽,城郊便多了处难民营。金军上个月突袭扬州,不少百姓弃了家当往南逃,姜承瑾的绣坊虽在城内,却也时常带着绣好的帕子、缝补的衣裳往难民营跑,她总想着,或许能从流民口中听到些北方的消息,哪怕只是与陈柏无关的只言片语,也能让心头的牵挂稍缓些。
这日清晨,姜承瑾提着两篮刚蒸好的麦饼往难民营走,青石板路上还沾着昨夜的露水,打湿了她的布鞋底。刚走到营门口,就听见一阵急促的呼救声:“快来人!有人要生了!”
她心头一紧,快步往里跑,只见临时搭建的草棚前围了不少人,几个妇人正手忙脚乱地往里递干净的布条,棚内传来女子痛苦的呻吟,声音微弱却带着熟悉的质感。姜承瑾挤进去,刚要开口询问,棚内忽然传出一声细弱的唤:“是……是承瑾妹妹吗?”
这声音像根细针,猛地扎进姜承瑾的心里。她顿住脚步,试探着应道:“清婉姐姐?是你吗?”
草棚的布帘被掀开,一个面色苍白的女子躺在铺着干草的木板上,凌乱的丝贴在汗湿的额角,肚子高高隆起,正是她四年未见的黄清婉。四年前,她们一同被人贩子困在货船上,夜里两人跳船逃生时被冲散,此后便没了音讯。
“真的是你,承瑾妹妹!”黄清婉眼中涌出泪水,抓住姜承瑾的手,指尖冰凉,“妾身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姐姐别说话,保存力气。”姜承瑾握紧她的手,转头对身旁的妇人说,“婶子,麻烦烧些热水来,再找块干净的布巾。”她曾在绣坊见过接生的场面,虽不熟练,却也知道此刻不能慌。
热水很快送来,姜承瑾蹲在木板旁,帮黄清婉擦去额角的汗,轻声安抚:“别怕,我在呢,孩子会平安出生的。”
黄清婉咬着牙,疼得浑身抖,却仍断断续续地说:“承瑾妹妹……我夫君……他在抗金时……没了……我怀着孩子……从北方逃来……一路靠乞讨……才到扬州……”
姜承瑾心口一酸,眼眶泛红。她想起陈柏,想起那个枯坐整夜的洞房夜,却不敢在黄清婉面前流露半分脆弱,只拍着她的手背:“都过去了,以后有妹妹呢,妹妹会帮你照顾孩子。”
折腾了两个时辰,草棚内终于传出婴儿响亮的哭声。接生的妇人抱着裹在破布里的孩子,笑着对黄清婉说:“是个女娃,眉眼长得像你,俊得很。”
黄清婉虚弱地笑了,伸手想抱孩子,却因力气耗尽晕了过去。姜承瑾连忙扶着她躺下,给她盖好薄被,又接过孩子,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女娃闭着眼睛,小拳头紧紧攥着,鼻尖小巧,确实有几分黄清婉的模样。
“清婉姐姐,你先好好休息,妹妹去给你熬些米汤。”姜承瑾把孩子交给旁边的妇人照看,提着空篮子往城里走。
路过布店时,承瑾停下脚步,掏出身上仅有的碎银,买了块柔软的细布——孩子总不能一直裹在破布里。
回到难民营时,黄清婉却再也没有醒来。姜承瑾看着刚出生的婴儿,无助又惶然。
姜承瑾抱着黄清婉冰冷的手,压抑多日的哭声终于忍不住溢出喉咙。窗外的雨还在下,打在青瓦上,淅淅沥沥,像是在为这乱世中的离别哀悼。
绣坊的姐妹们闻讯赶来,看着床上的黄清婉和婴儿,都红了眼眶,这苦命的女子,终究没能熬过这场劫难。
按照扬州的习俗,无夫无亲的女子下葬需简办。
姜承瑾拿出自己积攒的银钱,买了副薄棺,又请人在城郊的乱葬岗旁选了块小小的地,亲手为黄清婉立了块木碑,上面刻着“黄氏清婉之墓”。
下葬那日,天依旧阴着,姜承瑾抱着襁褓中的婴儿,站在墓前,轻声说:“清婉姐姐,你放心,妾身会带好好将你女儿抚养长大的,你的孩子今后就叫念安,等她长大了,妾身会告诉她,她的娘亲是个勇敢的女子。”
回到绣坊,看着空荡荡的房间和襁褓中不知世事的念安,姜承瑾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悲痛。她与念安睡在一起,婴儿夜里要醒好几次,她怕自己睡得沉,听不到念安的哭声。
起初照顾念安,姜承瑾手忙脚乱。念安饿了会哭闹,尿了会哭闹,夜里也总睡不安稳。
姜承瑾便学着城里奶娘的样子,用小米熬成稀粥,滤出最细腻的米浆喂给念安。念安夜里哭闹,她就抱着念安在房间里来回走,哼着扬州的童谣,直到念安重新睡去。
有次念安得了脐风,高烧不退,只懂一点医术的承瑾,抱着她跑遍了扬州城的医馆,跪在地上求大夫救救孩子,直到大夫点头,她才瘫坐在地上,浑身被汗水浸透。
绣坊的姐妹们见她辛苦,都主动过来帮忙。张姐每天清晨都会提着熬好的米浆来;李妹则拆了自己的旧衣裳,给念安缝小尿布;王婶更是把家里珍藏的老参拿出来,炖了汤给姜承瑾补身子:“承瑾,你要是垮了,念安可怎么办?你得好好照顾自己,才能照顾好这孩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承瑾看着姐妹们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激。她知道,在这乱世中,仅凭自己一人,很难护住念安。她开始更加用心地打理绣坊,绣的麦穗帕子和飞鸟香囊销量越来越好,她把赚来的银钱分成两份,一份用来日常开销,一份存起来,她要为念安攒些钱,万一将来遇到变故,也能有个依靠。
有天夜里,姜承瑾哄睡念安后,坐在灯下,拿出那支银桃花簪和陈柏的玉佩。她摩挲着玉佩上的辽族图腾,轻声说:“陈柏,你怎就了无音讯了呢?如今幸好有念安陪着妾身,她好乖,像清婉一样,有双明亮的眼睛。”
月光透过窗棂,落在桃花簪和玉佩上,泛着柔和的光。姜承瑾把簪子和玉佩放在念安的枕边,像是在让陈柏的气息守护着孩子。她暗叹,往后的日子或许依旧充满艰难,金军可能还会来犯,安稳的日子遥遥无期,但只要念安在,她就有前行的勇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念安渐渐长开了,会咯咯地笑,会伸出小手抓姜承瑾的绣线。
姜承瑾每次绣活时,都会把念安放在身边的摇篮里,念安不哭不闹,就静静地看着她,偶尔出“咿呀”的声音,像是在跟她说话。姜承瑾看着孩子,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念安的陪伴,让她渐渐走出了陈柏离开的阴影,也让她找到了新的牵挂。
扬州城来了一队宋军,说是要招募民妇为士兵缝补铠甲。姜承瑾听说后,立刻报了名,还带着绣坊的姐妹们一起去。她把念安托付给王婶照顾,自己则每天在军营里缝补铠甲,手指被针线扎破了,就裹上布条继续缝。有人问她:“你带着个孩子,何必这么辛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不要脸嘴欠攻VS睚眦必报受(强强双洁)第一次相遇,没脸没皮的江瑾衍直接喊人夫人。第二次再见,是江瑾衍夜闯城主府,看到了沈城主曼妙的身姿,他出口调戏,不料城主倒在他怀中了。第三次见面时,江瑾衍带着他的小妹,江瑾衍出口一句夫人,他妹妹张嘴一声嫂子,让沈檀祀无言以对。风波过後,本以为一切圆满了,结果梦境坍塌,一切归为虚无,所有的所有都只是他们的梦。结局我认为不是be哈。标签有错,不是将军见谅。...
...
...
人生重新来过,往事已成蹉跎,命运从不安好,重啓青春人生。我在追求成功的路上,从不停歇,有过困难,有过失落,人生何曾静好,只能继续拼搏。我追求着原来所没有的一切,却不知道正在失去着最应该珍惜的东西。...
奶奶离世,谈6两家见没了亲人的许恩棠可怜,都想把她接去照顾。来到北城,许恩棠再次见到那个让她一眼难忘的少年。6襟痞气肆意,之后一起成长的那些年,她看他身边的女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没想到有一天,他会问她想不想嫁给他。她以为是自己多年暗恋终于得到回应。直到婚后,她听到他对朋友说家里让娶,我还能怎么办?她心灰意冷,决定离婚。离婚前夜,她重生回到高二被接回北城这天,依旧是两家都住。后来,她夜不归宿,他疯似的找她。你真的谈恋爱了?跟谁?电话彼端的许恩棠红着脸被谈霁礼圈在怀里。谈霁礼开口,声音传进电话里,告诉他,是不是在和我谈恋爱?以前的许恩棠心思都在6襟身上,和谈霁礼不熟,没想到会与疏离懒淡的他在这个夏夜有染。...
结婚已经3年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每天晚上准时的到楼下看着一群玩耍的小孩子呆。妻子也了解我的苦痛。总是默默的陪在我身边,陪着我傻傻看着眼前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戏耍。一直到最后都没有人了才拉着我回家 我不知道是我上辈子作了什么孽,喜欢孩子胜过喜欢我自己的一个个性,居然在2年的时间里没有让妻子的肚子有任何反应。我试过了所有的办法,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男性医院。可是药虽然吃了不少,妻子的小腹还是坚强的平坦着。慢慢的,我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一道无痕的裂缝在我和妻子之间慢慢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