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爪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章 白露凝霜润肺时(第1页)

白露节气,如同一首由夏入秋的转调乐章,夜与凉的音符骤然变得清晰而坚定。夜晚,空气里浸透了清冽的寒意,清晨推窗望去,庭院里的石板地、草叶尖、菊花瓣上,都凝结了一层细密、洁白、晶莹的露珠,在初升朝阳的映照下,闪烁着钻石般清冷的光芒。深吸一口气,肺腑间满是沁人的凉意,带着泥土和草木凋零前最后的清芬。正所谓“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昼夜的温差被拉大,午后的暖阳与早晚的凉风形成鲜明对比,空气中的水分似乎也被这凉意收敛,燥气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浓重起来,人体最易感受到那种带着明显寒意的“凉燥”邪气。

这日清晨,林闻溪刚推开卧房的支摘窗,一股清寒之气便扑面而来,让他忍不住打了个轻颤。只见院中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仿佛被谁细心撒上了一层薄薄的、晶莹的盐粒,那是秋霜的足迹。墙角那几丛傲霜的秋菊,花瓣上滚动着圆润的露珠,更显得冷艳孤傲。祖父林济苍早已在内堂升起了一只红泥小炭炉,炉火上坐着一只陶土药罐,罐口蒸汽氤氲。他正将一把饱满的苦杏仁、数枚精心撕开的洁白百合瓣、还有几片淡黄色的雪梨干,依次投入咕嘟作响的罐中。渐渐地,一股清润、甘甜中带着微苦的香气在堂内弥漫开来,与窗外的寒露之气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属于白露时节的气息。

“溪儿,来得正好。”祖父并未回头,目光专注地看着药罐中翻滚的汁液,声音温和而沉稳,“白露降,天地间的阳气进一步收敛,阴气渐盛。这草木上的露水,遇冷而凝为霜,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秋燥已深,且带着凛冽的凉意。我们的肺,乃娇嫩之脏,它喜欢湿润,厌恶干燥,更畏惧寒冷。此时侵袭人体的燥邪,已不同于初秋时可能夹杂余热的‘温燥’,多是这‘凉燥’之气,它既损伤肺的津液,又容易阻滞气机的宣发,令人尤为不适。”

话音未落,堂外传来一阵压抑的、深重的咳嗽声。一位身着灰布夹袄、颈上围着旧围巾的老先生,缩着肩膀,步履略显蹒跚地走了进来。他是镇上学塾的杜先生,一位饱读诗书却体质文弱的老儒。他一边咳嗽,一边向祖父拱手,声音沙哑:“济苍兄,又来叨扰了。这秋风一起,喉咙里便奇痒难耐,咳个不停,听着声音重浊,可又咳不出什么痰来,真是憋闷得紧!吹点风咳得更厉害,还觉着有些怕冷,头也微微作痛,鼻子也有些塞。嘴里干得很,却又不像夏天那般想喝水。”

祖父让他坐下,仔细诊察。见他面色略显苍白,唇干而不润,舌苔薄白但明显缺乏津液,干燥少津,脉象轻取即得,略带紧张之感,如同按在绷紧的琴弦上,是为浮紧之脉。祖父对侍立一旁的林闻溪低语,声音清晰而凝重:“溪儿,细观此证。此乃典型的‘凉燥’客表,袭于肺卫。凉燥之邪,束缚肌表,卫阳被遏,故见微恶风寒、头痛、鼻塞,类似风寒表证;但其性干燥,耗伤津液,故又见喉痒干咳、无痰或少痰、口唇干燥而不甚渴饮。治此证,关键在于权衡。不可单纯沿用辛温发散的猛药,如麻黄、桂枝之类,恐其燥烈,更伤本已不足的津液;亦不可过早投以滋腻厚重的润肺之品,如熟地、麦冬(大量),以免药性黏滞,将邪气困在体内,如同关门留寇。当取‘温润并行’之法,辛温与甘润巧妙结合,轻宣凉燥,润肺止咳,使邪气外透的同时,津液得以布散。”

遂提笔开具杏苏散加减方:用紫苏叶、前胡,辛散微温,质轻上扬,宣通肺气,疏散表邪,兼有温和润泽之性;以苦杏仁、桔梗、枳壳,一宣一降,调理肺气壅滞,止咳化痰;配以半夏、陈皮,燥湿化痰,防止津液停滞而生痰浊;茯苓健脾渗湿,断绝生痰之源;更特意加入百合、款冬花,甘寒清润,直入肺经,滋养肺阴,润燥止咳。并嘱咐杜先生,将药汁趁温热时小口频服,服药后若能微微出汗,便是表邪外透的佳兆,津液随之得以宣发,不适自会减轻。

午后,药堂内又来了一位妇人,是西街绣坊的柳娘子。她面容清瘦,颧骨处泛着不自然的潮红,说话声音嘶哑低沉:“林老先生,我这咳嗽入了秋就更重了,干咳没痰,嗓子像被砂纸磨过一样疼。到了下午,脸上就发烫,手心脚心也热乎乎的,晚上睡不踏实,大便也干得像羊粪蛋儿似的。”祖父诊其舌,舌质红而瘦薄,舌苔极少,近乎光剥,如地图般露出红色的舌质,脉象细如丝线,跳动快速。祖父对林闻溪道:“此证与前案迥异。杜先生是外感‘凉燥’,邪在肺卫;而柳娘子乃是素体阴液亏虚,如同土地本就干旱,又逢秋燥时节,内外相引,导致肺阴严重耗伤,虚火内扰。其外无表邪,故无畏寒头痛;其内津液枯涸,虚热由内而生,故见午后颧红、手心热、大便干结。治法则当以‘滋阴润肺,生津降火’为要,如同为干涸的土地引水灌溉。”

方用沙参麦冬汤合百合固金汤之意化裁:重用北沙参、麦门冬、天门冬,甘寒质润,大补肺胃之阴;生地黄滋阴凉血;百合、川贝母润肺化痰止咳;地骨皮清退虚热;更加入火麻仁润燥滑肠,通便泄热。

祖父一边运笔如飞,一边向林闻溪强调其中精义:“治疗秋燥引起的咳嗽,首要之务,在于精确辨证,区分温、凉、虚、实。外

;感凉燥,需辛温宣散与甘寒润燥同施,如同既要打开窗户透气,又要在地上洒水保湿;内伤阴虚燥咳,则需纯用甘寒滋阴降火之品,直接补充亏耗的津液。然,无论采用何种治法,都必须时刻顾护‘脾胃’这后天之本。这便是‘培土生金’的至理。脾胃功能健旺,如同肥沃的土壤,才能将药物和食物的精华有效地吸收、转化,并上输到肺脏,肺得到充分的濡养,疾病自然容易痊愈。”因此,他在方中常常会佐以茯苓、山药、炒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之品,确保滋阴而不碍胃,润燥而不生湿。

beyond诊案用药,祖父更将养生之道融入日常。他传授了诸多白露时节的食养秘诀:每日晨起,空腹饮一杯温热的蜂蜜水,既能润泽肠道,又能补充夜间消耗的津液;常食白色食物,如秋梨、荸荠、银耳、莲藕、杏仁、百合、山药等,中医认为白色入肺,多有滋阴润肺之效;炖煮汤品时,可加入杏仁、川贝母、玉竹、沙参等药材,增强补肺之力;并再三叮嘱,此时衣着宜“暖衣温食”,尤其要注意颈后、背部这些阳气汇聚之地以及足部的保暖,避免寒邪从这些薄弱之处直中体内,损伤阳气。

林闻溪凝神观望着,祖父面对同样以“燥咳”为主诉的病人,却能依据其不同的病因病机(外感凉燥与内伤阴虚),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琴师,精准地拨动不同的药味琴弦,或温润并施,或甘寒纯补,其用药之精妙,配伍之严谨,恰似执秤毫厘,精准地平衡着表里、寒温、润燥、攻补之间的微妙关系。他深深地体会到,应对这白露时节的秋燥,绝非简单地“润”字可了,其中所蕴含的,是对病邪性质、人体虚实、脏腑生克关系的深刻洞察与高超的调和艺术。祖父那份洞察秋毫的智慧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在这凉意渐深的秋日,显得格外温暖而厚重。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相逢不恨晚

相逢不恨晚

30岁的乔千山已经当了五年单亲爸爸,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一个人带着儿子过了,没想到自己这棵枯木竟然还有逢春的时候。就是春的对象好像不太对劲儿,为什么自己会对儿子的班主任有特殊感觉?对的人任何时候遇到都不算晚。看你不顺眼中两个爸爸的故事...

重生之逍遥唐初

重生之逍遥唐初

一个天才少年因为一次英雄救美被雷劈死,穿越到唐朝初年成为天门三少爷。此生拥有了显赫无比的家世的他便立志要做一个逍遥江湖的情圣。ampampamp...

寡夫魔尊他又嫁了?!

寡夫魔尊他又嫁了?!

魔尊阮曳白,生前是三界人人得而诛之的祸世大反派,但同时又是令所有人魂牵梦萦的极品绝色黑寡夫。在世人眼中,他为了锻造三把神器,十恶不赦,坏事做尽,却因有着绝世之姿让人对他遐想无比,沉沦靡靡,甚至两任人皇为了他吃醋反目,接续封他为后!更为让人诟病的是,他在克死前两任成了寡夫后,又不知廉耻跑去勾引自己前夫的胞弟,揽雀天最为尊贵,天下共仰之,谓之为无上金仙的尧光仙尊叶棠。好在仙尊清冷出尘,道心坚定,根本不受他诱惑。最终末法之战,三剑共主走火入魔大开杀戒的阮曳白,被尧光仙尊叶棠当着三界的面斩首于神器月影之下!死后重生到现代的魔尊才知道自己的过去只是一本连载中的网文小说,本以为就这么结束的他赶上996暴毙潮,居然带了个系统反穿回了原书世界!穿回的节点就在他死后250年,尧光天尊叶棠不顾三界反对,发疯强娶他的尸体?现在他醒了,还莫名其妙身披大红喜袍躺在床上,看着死对头叶棠亲手解开他的衣带等会,他灵力呢?!...

宋卿在古代的一生

宋卿在古代的一生

又名双生姐姐要和我换婚宋卿,国子监祭酒的二姑娘,穿越到这里已经十几年,自己父母慈爱,兄姐和睦,还找到了心满意足的未婚夫。本以为自己未来可以跟着未来外放的丈夫游山玩水。没想到,高烧之後的双胞胎姐姐宋如玉,突然算计她落水,衆目睽睽之下,她被宋如玉的未婚夫所救,宋如玉的未婚夫顾行舟是个情种,天下皆知,他有一个爱妾,是他年少时的青梅竹马,在战场上与他同生共死。嫁进魏国公府的日子不好过。但是何必在一个地方死磕?条条大路通罗马不是?内容标签穿越时空其它胎穿丶重生丶宅斗...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