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因为这个‘日历’上的内容很多年也不会有变化,倒是不用像华夏古代的日历一样,每年都要新印。这大概也是它被附加在《圣经》、祈祷书这类书籍上的原因之一吧,基本可以一直用下去!
就算哪一年天主教世界开了大型会议,一通辩经后一些东西变了,也不可能变太多,手动修改都不是不可以。更何况,那样的天主教大型会议,几十年上百年也不见得有一次,多数人一辈子都遇不到呢!基本可以不用在意。
总之,‘日历’在中世纪也是很实用的东西,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财力收藏一本《圣经》或祈祷书(这些书里附不附带日历也是说不准的)。如果专门印刷一份挂历一样的日历,12页纸上印刷一年12个月的所有日子,想来不少人是会动心的。
而且这也算是路易莎打了一个‘擦边球’吧,直接印刷《圣经》,或者相关的宗教书籍,有可能引起教会的不满(这不只是教会一定会分利益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可能因为书里展现的教义解释与倾向,给路易莎带来麻烦,还是那种路易莎竭力想要避免的麻烦)。‘日历’这种工具书,教会就很难说什么了。
但它又着实借了教会的光,如果不是教徒们宗教上有需求,路易莎可不认为‘日历’这种商品能够成为爆款——是的,路易莎认为‘日历’一定会成为爆款!
而结果也不出所料,相比起还需要时间发酵的吉娜的叙事诗,一本相对便宜,又着实有用的日历几乎是立刻成为了城里的热销产品。甚至不只是西岱,很多往来于西岱与其他地方的商人,也愿意离开时采购一批日历。
说起来,日历其实是很好仿制的商品,不愿意花额外的钱的话,买一些纸张还可以自己制作。只是印刷厂出产的日历是印刷得来的,可以做到抄写员专门抄写的水平,再加上印绘了图案,是十分精美的。民间要‘仿制’的话,比它更好的要昂贵的多,和它差不多,甚至比它差的,也不会比它更便宜了……所以何必费那个事儿呢?
“……殿下这个‘日历’的办法太好了!印刷厂最近每天能印刷出产上百套,这样还供不应求呢!”下午茶的时候,吉娜特别高兴地提到了日历的事。
她算是路易莎身边最关心印刷厂的人了,不只是因为印刷厂将她的叙事长诗辑录成册,出了一本书。也因为她本身就对书籍之类的东西感兴趣,看到完全颠覆过往手抄书模式的印刷书,也是见猎心喜了。
“日历也只能每天印刷百套吗?”不同于吉娜的惊奇与赞赏,路易莎容易对比后世的印刷效率,实在不能对这个产量感到满意。尤其是‘日历’,一套只有12页,就算算上封面和封底,那也才14页,这可比印书工作量小多了,可也才百套……
印刷厂现在只有一台印刷机(主要是多了也没用,印刷的项目就那么多,多造几台印刷机也只是闲置在那里),以此时印刷机的效率,一天上百套的14页日历,就是一千多页的印刷量了——一天能印出这些,实在不能说少。
万事就怕对比嘛,对比此时手抄的效率,印刷可以说是‘伟大’!要知道印刷厂说是‘厂’,其实真正做事的工人就三个(排版、印刷、装订都由这些工人包干)。三个工人配合一台机器就有这么大的产出,可顶得上最熟练的三名抄写员近两个月的出产了。
这还是‘日历’相比起普通书籍,一页之中文字量更少!要是换成抄书,生产效率的差距只会更惊人!
而且普通工人和抄写员能比吗?这年头抄写员的报酬虽然也不高,可那好歹也是个技术工种,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可比普通工人难找(排版工例外,排版工要求认字,也不是随便就有的)。
路易莎当然也不是不明白‘时代差异’,所以在脱口而出的不满后,很快就自己改口道“不,算了,这样已经很好了……”
吉娜也连连点头:“是啊!大家都说印刷机像是‘奶牛’,又像是‘骡子’。说像奶牛是因为源源不断地印刷书籍,就像是奶牛产奶,能够给书商创造丰厚的报偿。至于‘骡子’,大概是因为‘骡子’总是最能吃苦耐劳吧,可以一直干活儿。”
“是很好的机器,对吧?”路易莎有些得意地说:“很快大家就能发现了,市面上新出的书籍之所以能够价格大降,是因为印刷机的原因。到那时候,就可以卖印刷机了……随着印刷机的推广,会有更多更便宜的书籍的,知识的传播也会变得更高效、更便宜。”
路易莎当然没有在印刷业搞垄断的念头,垄断基本是为了多赚钱,可先不说印刷行业这年头撑死能赚多少钱,就算他能挣大钱好了。以路易莎作为顶层统治者之一的身份,钱也是重要,又不那么重要的。
钱当然重要,有钱才能做事。可也就是这样了,为了做事才要弄钱的,而不是本末倒置,为了钱而弄钱……真要是单纯为了钱所代表的物质,她严格意义上都不需要花钱的。
“不过,现在印刷厂可以印的书籍还是太少了……”想起印刷厂、印刷机未来的前途,路易莎又不自觉陷入了思索:“我们应该寻找一些适合印刷的书籍,当然,要立刻能投入印刷,还要大家都喜欢,这样才能大量地印。”
忽然,路易莎想到了什么,双手拍了一下:“嗳,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呢!我们可以出‘童话故事集’啊!”
“童话故事集?”吉娜不懂,不是‘故事集’不懂,而是‘童话’不理解。
这个时候可没有专门给孩子看的书,事实上,就算是后来18、9世纪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出来时,所谓的‘童话’也经常包含一些惊悚血腥要素,并不适合儿童去读。毕竟那些故事往往来自民间,而非原创,其中必然涵盖曾经的黑暗印记。
路易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就补充解释了一句:“就是民间故事……我想不论平民,还是贵族,大多数都喜欢听故事。民间流传很多故事,可以直接派人收集其中精彩的,然后让人整理润色、辑录成册。这样的故事集,应该会受欢迎吧。”
如果是在现代,童话故事,或者民间神话故事这种,已经不太能激起读者的兴趣了(不论成年人,还是孩子)。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可选择的娱乐太多,哪怕单纯在‘阅读’上,也处在过饱和的环境里。
大概只有在启蒙期的孩子们,他们才会阅读那种短小的、剧情转折相对简单明了、模式也就那么些的民间故事吧?因为以他们的阅读能力,本来也很难读更复杂的作品。再者,趁着年纪小,读一读这些‘经典’也好,将来就不见得有那个耐心读这种实际家喻户晓的‘老掉牙作品’了。
但这时候是中世纪,一切就不同了。娱乐匮乏,阅读的选择也很少,对比起来看,像《圣经》,或者《圣经》的同人二创故事,都算是有趣的了——难怪能传教成功呢!这让路易莎想起佛家经典,很多其实也是故事!而在向大众传播时,还要更倚仗这类故事。
就比如一部《目连救母》,怕是比无数部《心经》带来的信徒都多!
所以中世纪如果出版类似《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之类的故事集,大受欢迎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另外也很重要的是,这不是原创故事,只要收集整理就好,更不会犯什么忌讳,可算是省事儿了!
“民间故事啊……是啊,怎么没人想到这个呢?”吉娜立刻叫了起来:“我们平常多喜欢听您讲故事啊?对了,您讲的那些故事,我也辑录了不少了,这次能用上吗?”
路易莎讲的小故事,为了适应西方人的口味,大多也是一些耳熟能详的西方童话。虽然那已经是一代代人修改润色过的成熟故事了,但不少在中世纪也能找到故事底本——其实世界上的故事也就那么些模式,很多民间故事说起来都‘源远流长’。
“当然可以,不过那些也是我听艺人说的,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修改得到的,署名的时候要注明这一点。”路易莎特别提醒了这个并不是白来的,她知道吉娜很崇拜她,如果不提醒她,她说不定就会给那些故事署她的名了。
说起来那些故事也确实不知道原作者是谁,更多可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即使是《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格林们和安徒生也只是收集整理者,是‘集体智慧’的一部分)。路易莎将其拿出来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要冒领创作者的虚名,那就要脸红羞愧了。
吉娜点头答应下来,回去就把自己整理辑录的故事拿了出来,打算做民间故事‘第一辑’——是的,就是‘第一辑’,另一边去收集民间故事的事也是有人做的,她这边‘第一辑’反响好,后面就会出版‘第二辑’‘第三辑’……
而当下的‘第一辑’,因为不需要做收集整理的工作,乃至修改润色的工作吉娜都不自觉完成的,倒是省了不少时间。基本只要校对检查一下,没问题就能付梓出版了。
在这之前,路易莎怀着隐秘的兴趣,算是吉娜整理的那些故事的第一批读者之一吧(虽然那些故事她早就知道了,还是她讲给吉娜她们听的,但以读者的身份读到,有时另一种感觉了)。
“拿来开篇的第一个故事是《长发公主》吗?”路易莎翻开装订好的羊皮纸,看到第一页的故事就笑了,这可真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啊。
因为是很熟悉的故事了,倒不用将注意力放在阅读上。路易莎分出一两分的注意力在羊皮纸上,更多的注意力却是在和身边的侍女们讨论这个故事。
“……故事的开头很巧妙,如果是不懂民间习俗的人,或许会觉得这个丈夫实在太愚蠢了一些!只是因为妻子的要求,就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女巫的菜地里偷取莴苣——选择这样的情节推动故事,其实是因为在传统上,人们似乎总觉得不能轻易拒绝一个孕妇,否则就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这其实是一种古代原始巫术的残留。
另外,路易莎没说的是,她还蛮理解故事里母亲的情绪的。怀孕的时候口味是很怪的,情绪也难控制,想吃什么就一定要吃到的情绪看起来甚至会很偏执呢!
就在路易莎说这番话的时候,她没注意到的是,一旁的雨果夫人似乎想到了什么,表情有些犹豫了起来。
第246章穿越中世纪246
雨果夫人近来一个礼拜都在考虑一件事……王后殿下是不是怀孕了。
这当然不是随便想到的,是她注意到路易莎这个月的月经迟了两个礼拜了——路易莎的月经一般是准的,但一年中也会有那么一两次不准,不准的时候都是推迟,从没有提前的。所以这次不准时,一开始雨果夫人还没有想太多。
但推迟超过一个礼拜后,雨果夫人就必然想到这方面了,要知道路易莎过去从没推迟超过一个礼拜!
路易莎因为有使用随身超市里的卫生巾,月经期间不会影响行动,也几乎没有漏渗导致的尴尬时刻,从外表很难看出她是否在经期。不过,她很注意经期健康,这期间饮食也会调整,所以身边人还是知道她什么时候来月经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宇智波杏里有一个秘密。她是个有特殊能力的咒术师,可以梦到自己的死亡。上辈子,十八岁那年,她在预知到自己的死亡后,没多久就死了。死后,她转生到一个忍者世界,一直秉持着咸鱼+苟命的原则,熬过了第三次忍界大战,顺利活到了十八岁!就在她以为自己终于能够迈过十八岁这道坎的时候她又做梦了。离谱的是,她梦到族长家的大儿子灭族了!全族上下,死个精光!除了他那倒霉弟弟。而且灭族的刽子手还不止一个,最后捅死她的家伙是个戴面具的王八蛋,也有写轮眼,真该死!然后,她就被气醒了!为了活命,她不得不发动生得术式,想请来一个厉害的大佬撑腰!结果没想到,她发动术式请来的大佬居然就是这场灭族悲剧的罪魁祸首!真特么该死的运气!后来杏里什么?你说你的理想就是让全世界的人一辈子活在幻想的世界里为所欲为?不用工作,不用社交?只要躺着就好?好家伙,同道中人啊!你还差哪步,说出来,我来解决!斑...
一曲红楼,多少遗憾。林瑾玉穿越到了红楼的世界中去,成为了原书中并不存在的黛玉的兄长,看着自己可爱的妹妹,林瑾玉决心一定要保护好妹妹,让她过上与上一世完全不一样的幸福生活。只是在林瑾玉这一只蝴蝶翅膀的扇动下,整个红楼都于林瑾玉印象中的红楼变得不一样(这是一本群像文,主角并不只是林瑾玉,每一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主角。...
按理说,小姨母和我妈妈都是一个逼里操出来的,玩起来的区别应该不大,更何况小姨母更年轻,小骚逼像跟成精了一样,都会咬人,泻一次能湿半张床,骚啼起来像在唱歌,又媚又辣,连屁眼里都是香的可就是不如妈妈玩起来过瘾,就算是一样的射精,一样的高潮,也总觉得差一点,不够味儿。这就导致了每一次小姨母都被我操成泥了我也还是不尽兴。就像是小姨母哪都好,但非要我选择一个,我宁愿一辈子插在妈妈那都被玩松了的屁眼里...
...
僞骨科非典型追妻季骁是伴随季予风长大的生长痛,季予风自以为是的追逐那麽多年,最後发现所有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切爱恨在生死前都不激烈,後来季予风明白了,他们占有彼此近乎一半的人生,从一开始便是趟坐错方向的班车,于是他一个人漂泊去远方。可一直把自己推远的哥哥突然回头了不控攻不控受,纯爱但狗血,两个人都够拧巴...